2024年12月31日
沙向阳在采风路上
YMG全媒体记者 赵志杰 通讯员 戴发利 摄影报道
一
一棵树从纤细幼苗长到拔地参天、枝繁叶茂,离不开根。
你的家族,往上数三代,可能就是农民。你知道你爷爷的名字,但你知道你爷爷的爷爷的名字吗?
你的老家村头,村碑阴面的刻文中,经常会看到“山西洪洞”“云南小云南”字样,那是祖上迁徙而来的出发地……
说起乡村文化,沙向阳有聊不完的话题,说不完的故事。在他看来,乡村史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乡土文化的根在民间。
这位农民身份的民间采风人,用脚说话,一双布鞋、一辆单车,十余年间行程数万公里,足迹踏遍蓬莱全部12个乡镇、街道的584个村庄。
他植根乡土、孜孜矻矻,至今已主编并出版了100余万字的村史、村志、家谱、百家姓等著作,发表近百万字的乡村史话,向烟台市蓬莱区图书馆捐赠900余卷村史、家谱资料。
他是乡土文化的挖掘者、守护者、传承者,他以一己之力书写蓬莱乡村史。他留住的地方文化之根,引起各界人士关注,长出了一个个村史馆、红色文化特色村,长出了乡村旅游打卡地、文化研学基地,还助力了皇皇大观的蓬莱古城复建……
二
在蓬莱这座汉武帝命名的千年古城,历史文化研究者甚众。沙向阳,是别人眼中特立独行的一位。
记者闻名采访,见其浓眉大眼,容貌魁伟,话未出口已是坦诚明朗的笑容。握着他有力的手,让人想到这位老者年轻时必是一位气宇不凡、胸有志向的汉子。
沙向阳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研究方向不是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件,不是世人皆知的历史名人,而是散落的、普普通通的村庄历史、百姓家谱、百家姓氏、乡村民俗。
那些星罗棋布、或远或近的大小村庄,那些终日劳作、籍籍无名的乡野百姓啊,你们在英雄辈出的历史风云中不必自卑,不必觉得自己可有可无,你们都是沙向阳书写乡村史的主角。
沙向阳喜欢讲述村庄、百姓的历史过往、世事变迁,他描述起那些乡村、家族、姓氏穿越历史烟霭一路走来的印迹时,兴致勃勃、滔滔不绝,眼眸里似有光芒闪烁,感染着每一个听者。
这是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怀,源自他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他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蓬莱人,这里的山川大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总是令人痴迷。
在约访地蓬莱区图书馆,有经蓬莱区文旅局全力支持、专门为沙向阳设立的“蓬莱村史家谱研究室”“蓬莱家谱收藏馆”,里面密密麻麻摆放着他所捐赠的700余卷家谱、200卷村史资料。资料室一角,是他窄小的办公桌。他是蓬莱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家谱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山东家谱学会副会长,书架上有他已编纂完成的诸多村庄的村志、家谱,有他主笔为蓬莱区政协文史委编写的《蓬莱百家姓》等书籍,还有他在各类报刊发表的乡村史作品原件。
在办公桌的正对面,挂着一张沙向阳手绘的大幅戚继光宗谱图。民族英雄戚继光是所有蓬莱人的骄傲,定睛细看:戚氏家族从一世戚详到七世戚继光,二十代根脉繁衍,枝叶传承有序,然而从十三世至十五世却明显是个空白。
面对记者探询的目光,沙向阳解释,他也会盯着这段空白看,提醒自己不要放弃,要以“大海捞针”的勇气和韧性,争取早日填上这个空白。
对于这样一位以一己之力书写乡村史的老者,记者内心无疑是充满敬意的。对于他的履历,尤其对他耗时十余年,深入584个村庄采风的故事,更是充满好奇。
三
沙向阳1949年出生于蓬莱的费(县)中村,他从小便展现出绘画方面的天赋,文化课成绩也名列前茅,他的理想是攻读艺术系或历史系。
然而,特殊年代作为知青下乡后,他的学业中断了,他的人生随着时代潮流起起伏伏,务过农、干过村支书;进过厂、干过企业管理。风雨坎坷中,不变的是他的进取之心和不轻言放弃的性格。
说起沙氏家族,他说自己的祖先在明末由湖北襄阳来到胶东地区为官,至今已历十九世。五世祖沙澄,是清顺治、康熙两朝礼部尚书,“少有异征,攻读成功”(清代《山东通志》),一生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在史书上留有佳话。
沙向阳以先祖沙澄为楷模,他一直没有放弃对历史文化和绘画艺术的热爱,以农民身份先后自费参加了山东师范大学文史专业函授学习、山东齐鲁画院的绘画专业学习。
21世纪初,沙向阳加入了蓬莱的历史文化研究会,负责为会刊设计绘制美术插图。他如鱼得水却并未满足于此,因为他心中埋藏着一个“雄伟的抱负”——深入乡村采风,获取第一手村史资料,为蓬莱584个村庄写一部乡村史长卷!
他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协和历史文化研究会领导的支持。2007年5月12日起,沙向阳背着书包,骑上自行车,奔向了乡村的广袤原野,奔向那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村庄,奔向他憧憬已久的心爱之地。
他感到自身有一种难以遏制的激情和力量,乡村的召唤是那样强烈,深深地吸引着他。
沙向阳按照酝酿已久的计划,以乡镇为单位,根据每一个村庄的具体情况,制订现场调研采风方案。他首站潮水镇,一个村一个村地走访,到村里后,先邀请村里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以及德高望重的群众代表座谈,详细了解村庄的历史渊源、姓氏由来、人物典故、地理物产、风土人情……他访谈、记录、绘图、照相,对于得到的信息和材料秉承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到现场去实地查看。每一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存,他都用不同方式,记录在案。
从夏到秋,从冬到春,冒着炎日苦雨、风刀霜剑,沙向阳骑行往返于一个个村镇。崎岖而漫长的乡村土路上,他孤身一人,一身汗、一身土,一天下来,常常疲惫不堪,晚上则坚持系统整理、研究白天获取的材料,一日不辍。
在村里实地考察,他多少次爬山越岭去找寻历史遗迹、自然景观,一脚踩空滚下山坡、被蜂子蜇蚊虫咬、被荆棘划伤、被滂沱大雨浇透都是常事。
在乡村采风过程中,吃饭似乎也被忽略了。到山上考察,一去就是五六个小时,下山后他就泡碗方便面充饥。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坎坷挫折不曾令他有丝毫退缩,他说服家人,十余年如一日,搜集考证史料、了解风土人情和古事旧闻,将自己的身心完全沉浸到“乡村史记”的准备之中。
四
沙向阳的付出,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留住这方水土的文化之根,是在为乡村振兴铸魂。蓬莱乡镇、村庄的干部群众,都看在眼里,他们被深深打动了,毫无保留地给予这位民间采风人以无私帮助。
后来,有的乡镇派车接送,有的乡镇专门部署各村提前准备材料和预约被采访对象,有的乡镇机关干部主动开车或骑摩托车,载着他到村里去。每到一村,乡亲们都争相拉着他到自己家里去吃饭。
2007年秋的一天,沙向阳在南王街道平山刘家的姜鸿祺老人家走访时,不觉已到中午。年过八旬的老太太担心自己做的 “烂面条”拿不出手,特意为他煮了一碗加两个荷包蛋的“高级方便面”。怕他吃不饱,老太太又拿出自己不舍得吃、放得已经干瘪的蛋糕,姜大爷则打开了一瓶珍藏已久的啤酒……看着老人家破旧的苇席、土砌的锅台,沙向阳鼻子一酸,他眼含泪花,大口大口吃光了那碗喷香的面条,还喝了一杯特殊味道的啤酒。临走,他悄悄留下20元钱。
2008年的一个冬日,沙向阳到新港街道赵格庄村去调研时,忙到午后一点,才发觉肚子咕咕叫,他到村西的“怡园饭店”去吃口饭。店主王明响夫妇看他冻得瑟瑟发抖,特意给他煮了一大碗热乎乎的海蛎子面,坚决不收钱,说:“大冷的天,您为咱蓬莱人跑这事,太辛苦了!”一句朴实的掏心话,令沙向阳身心暖融融的,所有的疲顿,似乎顷刻烟消云散。
……
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很多。沙向阳说他永远忘不了采风路上那些暖心的经历,忘不了那些淳朴大义的乡亲。说起这些往事,他的眼睛湿润了。
他的双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他的身心融入到村庄百姓之中,他也收获了来自乡村厚土和村民百姓的真情回报。
五
十余年辛苦不寻常。沙向阳的民间采风,每一份资料、每一段考证,都来之不易,浸透着他的汗水和心血。重要村镇、重要史料,他反复走访,通过现场考古和历史资料互相佐证,并采取多方寻访传承人等形式,力图让乡村史素材最接近那个“历史的真实”。
记者了解到,沙向阳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蓬莱584个村庄的历史变迁、轶闻掌故资料,家族迁徙、姓氏家谱资料,他整理了350多本。
他调查记录并拍摄的图文资料,包括民间古宅和祠堂70多座、古井40多眼、古桥15座、古墓16处、古城和围城38座、古石碑54座、烈士碑12座、古迹文物30余宗、古树174棵,翻拍老照片1000多张。
他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编制了蓬莱村庄历史变迁一览表,蓬莱家族姓氏迁徙分布表,现有395个姓氏统计表,稀少姓氏来龙去脉一览表,寻根问祖记录表,革命战争年代历史及人物事迹资料……部分内容,已载入他参与编修的2015版《蓬莱市志》。
在沙向阳的乡村史中,他逐一为每一村撰写村庄历史掌故,内容包括村庄位置、历史成因、人物典故、姓氏由来、风土人情。目前,他已完成521个村庄的村史研究整理,尚有63个村庄的资料正在整理中。
2021年5月,他将自己收藏的700多卷家谱、200多卷村史资料,全部捐赠给蓬莱区图书馆。他以家谱馆作为蓬莱村史家谱的研学基地,接待全国各地宗亲游子寻根问祖。他还踏遍古登州辖域十余个县市区,无偿为四海游子追根溯源。
2024年10月,沙向阳受蓬莱区政协文史委委托而主编的《蓬莱百家姓》出版,20余万字内容,是他数十年来整理的第一手百家姓资料的结晶,从中可见蓬莱姓氏家族的沧桑世事、跌宕命运,是蓬莱人民生生不息强大生命力的见证。
六
留住记忆,记住乡愁。沙向阳是内心有着笃定信念的人。在他心目中,研究村史、家谱、姓氏文化,就是坚守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增强文化自信、历史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的正确方向。
他认为村史、家谱和姓氏资料,是中华民族最基础、最原始的历史素材,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基石,体现了每一个中国人对祖先的尊崇祭拜,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经过十余年的采风与创作,沙向阳对古城蓬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更深了。他说,蓬莱历史上那些名门望族,诸如民族英雄戚继光家族、“登州三贤”之一的李师中家族、明代龙虎大将军卫青家族,乃至杨朔、杨振声、葛庭燧等现当代名人,都有家国担当,为中华民族做出了贡献,激励着后人。而历史长河中那些普通人,同样可歌可泣,他们传承优秀家族文化,以勤劳淳朴善良的品格,汇涓涓细流成汪洋河海,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沙向阳的这些感怀,都化作他编写乡村史的动力。已经75岁的他深感精力不济,正焚膏继晷编纂《蓬莱家谱考略》,这是他多年家谱研究的结晶;正只争朝夕,整理余下63个村庄的村史,力求尽早完成他的蓬莱乡村史长卷。
记者从多个途径了解到,沙向阳“一个人的乡村史”早已从纸张中“破茧成蝶”,引起蓬莱区主要领导和各界人士关注,在蓬莱乡村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紫荆山社区、榛子沟村等许多村庄,全部或部分利用沙向阳提供的资料,建起村史馆、红色文化特色村;
村里集镇、大柳行镇等乡镇的多个村庄,参照沙向阳提供的史料,将其旧石器、新石器遗址成为研学基地、网红打卡地;
在“邂逅唐宋、梦回登州”为主题的蓬莱古城复建中,沙向阳的《蓬莱史话》手绘图成为专题图鉴,他的系列研究成果,为登州古城的复建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