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1日
蔡华先
岁末年初,闲暇时分我有时也会登录网购平台,选购一些适合的物品准备过节之用。那天,在查找浏览的时候,偶然发现平台上有售卖晒字苹果的,苹果上面,或者晒上了吉祥图案,或者晒上了新年祝福语。新春佳节,买一些送亲朋好友,再合适不过了。
浏览着这些晒字苹果,心中忽然想起了一些往事。
烟台是著名的“苹果之乡”。1899年,福山绍瑞口村的唐殿功将得到的广兴果园苹果枝条嫁接在自家的秋海棠上,三年后结出的果实个大、色青、味香,取名青香蕉。不久,紫埠村的李锡伍通过嫁接培育出了另外一个苹果品种红香蕉。自此,烟台乃至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西洋苹果与本地苹果嫁接的苹果,开辟了我国现代苹果产业的新纪元,使烟台成为当之无愧的我国栽培苹果发祥地。
我们蔡家夼村就是当时苹果的主产区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我们村在福山那可是响当当的富裕村。这一切,得益于苹果。我们村的苹果曾经漂洋过海,为国家赚取外汇;我们村的苹果,曾经在国宴上用来招待外宾;我们村的苹果,曾经享用国务院特批专供的东北大豆饼;在195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全国大型农业成就展览会,我们村将精选的晒字苹果送去参加展出——这,就是福山果农们曾经引为自豪的“苹果状元晋京”。
晒字苹果很受欢迎,在元旦春节期间,人们喜欢买一些晒有吉祥图案或者祝福语的晒字苹果送长辈、送亲朋,借以表达良好的祝愿。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一本书,这才知道,这种晒字苹果最初的诞生地,就是我们村,时间就是在20世纪50年代。现在被苹果产区广泛采用的给苹果套袋技术,居然也是起源于我们村,时间同样是20世纪50年代。
稍微懂一点苹果管理的人都知道,苹果生产,防止病虫害特别重要。对于如何防治果树病虫害,果农们经历了不断探索的过程。
在我们村子的南面有几排老瓦房,这是当初生产队时期各生产小队用来存放生产工具等物品的处所,村里人统称它们“二十四间房”。听母亲讲,在“二十四间房”里,曾经有几间房屋当时是村里的“虫儿室”。“虫儿室”是村里的果业队用来观察、搜集、记录本地危害苹果生产的各种病虫害情况的地方。乡亲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因陋就简,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对严重影响苹果生产的各种害虫有了一定的认识。
掌握了害虫种类及其危害方式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要想办法防治病虫害。很早之前,为了防止食心虫对苹果的危害,我们村发明了苹果套袋技术。说是苹果套袋,其实就是给苹果贴纸。方法是用黑面打成浆糊,把浆糊刷在一种本地生产的颜色比较深的纸上,贴在苹果上,以此达到保护果实、防治虫害的目的。通常是在五月中下旬至六月中旬对幼果进行套袋,待八月底揭去纸袋,让苹果日晒着色。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才开始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防治病虫害。1957年,我们村拿出两亩果园进行实验,不套袋,而是喷洒农药防治,防虫效果显著,第二年全村推广一百五十亩,好果率达到93%以上,并且喷药比套袋每亩降低成本36元。1962年全村铺开,随后,其他村也相继推广开来。《福山区志》中记载:1964年8月上旬,当时的福山县委、县人委在蔡家夼村召开果业生产现场会,推广变套袋为打药防治果树食心虫新技术,给苹果贴纸防治食心虫的方法因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慢慢不再采用。
虽然给苹果贴纸防治食心虫的方法不再被采用,但蔡家夼的村民们仍然继续给苹果贴纸。为什么呢?为了生产晒字苹果。
在给苹果贴纸防治食心虫的过程中,因为纸是用浆糊贴在苹果上面的,揭纸的时候,有时苹果表面会残留一些纸屑。摘苹果的时候,村民们发现,红彤彤的苹果表面,因为有纸屑的遮挡,被遮挡的部位颜色明显与其他部位不同,红绿相间形成美丽的图案。村民们由此受到启发,通过剪纸的方式剪出各种图案和文字,而后粘贴在苹果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日晒,到苹果收获季节,人们把贴有剪纸的苹果单独采摘,轻轻揭下剪纸,顿时,多种图案或文字便清晰地显露出来,形成绿底红字或红底绿字的晒字苹果及红绿相间的图案苹果,晒字苹果由此诞生。这种苹果很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一上市便被人们争相购买,身价倍增。
如今,因为产业升级,这些老品种苹果已经被新品种所替代,家乡也搞起了产业升级,着力发展大樱桃,老品种苹果只是在一些地方有零星栽种,但它们那丰富而独特的口味从未在人们的记忆里消失,它们留下的故事,像那陈酿的美酒,时间愈久愈芬芳、愈令人陶醉、令人怀念。青香蕉、小国光、红香蕉、金帅、红金丝、小叶子、秋花皮……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些伴随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老品种苹果,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吃一口,感觉到的不仅是唇齿留香的甘甜,更能唤起沉睡的记忆,想起往昔的岁月,那种感受无可替代。而曾经生产晒字苹果的往事,家乡晒字苹果曾经创造的辉煌,也成为乡亲们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