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7日
撰文/供图 冷永超
图为烟台广仁路旧址。
近日,小非先生新著《寻常巷陌》由山东画报出版社推出,曲光辉先生为其创作了三十五帧精美插图,艺术水准很高。有幸的是,我的一幅钢笔画也忝列其中,被美编选用在了封面上。
这本书中的文章皆为报刊发表过的,有趣的是,它们大都是在我喜爱的《烟台晚报》上刊载的,大多篇章早就看过。
结集成册后重新翻读,一些熟悉的场景轮廓更为清晰,许多零碎的片段渐渐拼接成了完整的画面,让我想起了那些人、那些事。
一
开篇之作《广仁路闲话》就让我倍感亲切,我从小居住的大马路德成巷,距离广仁路不足百米。彼时,我在广仁路东首路南上托儿所,准确地说,那里是广仁路1号。两年后我又去了相距不远的广仁路5号上幼儿园,那里原为烟台工农速成初等学校。1971年“幼升小”时,由于学龄儿童太多,我们原地“戴帽”,在这里读完了一年级,当时称为“抗大小学”,条件简陋。课桌桌面是包装箱木板,凳子是从家里扛来的,教学则由幼儿园老师完成。直到第二年才来到解放路小学,也就是现在的养正小学。1976年小学毕业时,又是原地“戴帽”,在小学里读了一年初中。七八年时间,寒来暑往,我与同学孙晶、王新、王其新、王海波、林永强、孔卫忠、崔友军、朱国华等,几乎每天都穿梭在广仁路上。
《广仁路闲话》在公众号“烟台街V”推出时,标题改为“从广仁路的话剧团走出去的人都是尖子”,那是文章里的一句话,我在配发的老照片中看到了话剧团的张建峰老师。
记得那年市领导从美国圣迭戈访问归来,曾说过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大家要学外语、学开车、学跳舞。其实我早就对跳舞产生了兴趣。话剧不太景气后,话剧团搞多种经营,开设了舞厅,门票一元。我的发小刘继宴在东风电影院工作,单位与广仁路上的话剧团同属文化系统。
有了刘继宴这层关系,我们不用买票就能进去。音乐响起,人们纷纷翩翩起舞,我和刘继宴是门外汉,只能傻呆呆地坐在那里。刘继宴说,还是找个老师教教吧!他与话剧团的张建峰相识,张老师英俊帅气,身材修长,也就大我们三四岁,非常热情,连续教了十多天后,再进入舞厅,我们的舞姿顿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二
还是得说广仁路,那里的东段路南,后来改为烟台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记得位于3号院。1965年初夏,专区电影公司迁入院内的西式小楼,二楼西北角那个较大的房间,改为了看片室。
粉碎“四人帮”后,“文革”前的影片逐步解禁,公映前先要“业务看片”。发小李波的父亲李国柱是电影公司的科长,常常带我们蹭电影。《三进山城》《兵临城下》《秘密图纸》《铁道卫士》《红日》等影片,我就是从那里饱的眼福。后来还在那里看过《简·爱》《第一滴血》等进口片。那是一段美好时光,许多经典画面至今还会浮现在脑海,对我后来的绘画影响很大。那座小楼如今外貌依然,里面却几乎看不到原来的样子了。
电影公司对面,准确说就是广仁路中部路北中段,有三个结构完全相同的二进院落,坐北朝南,分别是广仁路50号、51号、52号。上世纪30年代,鹿竹坪、申丹臣、纪维刚三位关系融洽的商人,合伙买下了这块土地,建起了这三个完全相同的院落。每个院落南北房屋26间,北屋为二层木石建筑,东侧为木质楼梯。由于北侧临海,为了保暖,外墙砌上了厚厚的褐色石块。2002年滨海广场修建时,三个院落只保留了北屋。由于山墙相连,远远望去,许多人以为是栋独立建筑,其实里面故事很多。
居住在51号的申丹臣,为本埠只楚村人,是生明电灯公司董事,民国二十一年(1932)曾远赴德国考察购买发电设备,亦曾为家乡捐款修路,口碑极佳。其人自律性很强,生生戒掉了“阿芙蓉”之癖,实为不易。
说到房屋地段这些事儿,顺带提两句,书中《招贤巷拾忆》提及的那条巷子,地名来自福山县招贤村,曾一度称祜贤巷,遗憾的是,未发现作者在文中提到浙江永嘉那样的故事。
三
《寻常巷陌》作序者乃大名鼎鼎的作家卢万成先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常在国内有影响的文学期刊上读到他的小说。1988年底,我在向阳里,也就是公安大院分到一套房子。由于妻子在合成革厂两班倒,下班时间不确定,我常常一人带着孩子做晚饭。有时,因孩子之事需要联系母亲,得去找公用电话,很不方便。偶尔得知楼下邻居家中有部电话,情急之下,就厚着脸皮去敲门。没想到开门的大哥很客气,有求必应。后来得知他就是作家卢万成先生,顿生敬意。那时家庭电话为稀缺之物,别说装不起,就是有钱也没线路。卢老师文学成就斐然,组织上特殊照顾,方才有了这种便利。不过他创作任务繁重,如此打扰,心中一直不安,但是这个意思却始终没有表达过。
1979年,我初中毕业时正值母亲退休,按政策子女可以顶替就业。我文化课成绩不差,考高中不成问题。母亲认为我有画画的爱好,就业后可以到绒绣厂设计室从事美术设计,也是不错的选择,就没让我上高中、考大学,后来这成了她终生的遗憾。
《白石路与凤凰台》一文中,小非先生谈及了1982年1月,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育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切实搞好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工作的联合通知》,要求1968-1980年毕业的高、初中生全部回炉进行文化学习,考试合格后重新核发文凭一事,也引起了我的回忆。不过他是教书的,我是读书的。
我初中基础不错,经过几个月努力,很快拿到新的初中文凭。考试的日子为1982年8月4日,至今清楚记得,地点在十三中。
1983年7月,烟台市职工业余学校根据省教育厅、职教办要求,举办职工高中班,面向企业招生,范围是1982年统考成绩全部合格者,学业计划一年半,毕业后发给高中文凭。孙卜先副厂长拿着招生简章对我说,全厂也只有你有资格报名。
校址位于文化宫主楼西侧小院里,教室为红砖平房,班主任孙力是位教化学的女老师,比我大不了几岁,高高的个子,很漂亮,也挺严厉。毕业之后,大家都处于事业爬坡阶段,各忙各的,也就没了来往。
看了小非先生书中《那两座黄色的小楼》一文后,得知他与孙力老师是烟台师专的同学。更为巧合的是,不久我就在一次聚会中重新见到了孙力老师,大家都很激动,人生的机缘有时真的说不清楚。
《寻常巷陌》这本书有厚度,有温度,娓娓道来,有如行云流水,阅读时很容易就把人带入了昔日场景,感同身受,让读者想起了自己的往事,想起了许许多多的师长、同学,或是同事与朋友,或许这就是“共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