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钱的快乐

2025年01月14日

刘卿

女儿工作已有两年,在我的唠唠叨叨和潜移默化下,她多多少少攒了一点钱。一天,女儿调侃我说:“老妈,你的存款里有没有三十多年前的钱啊,你还记得怎么攒的吗?”

我说:“理论上讲,有。”

“那你最初一年能攒多少?几百还是几千?你想没想过,你这是让自己的钱在贬值啊。”

这个问题,之前我没细想过。她这一问,我陷入了沉思。

说起攒钱的历史,还得从我参加工作开始说起。我1991年9月正式参加工作,当时的单位是一家大集体工厂,临时工加学徒,月工资45元。第一个月,去掉休班日,我干了19天,发了28.5元工资。当时攥着那20多元钱,我老高兴了,盘算着这第一笔工资怎么花。同厂的小姨对我很照顾,我便买了几包烤鱼片送给上幼儿园的表妹,惹得小姨一边笑一边批评我:“才挣几个钱,就乱花钱了。”周末回家,我又买了点菜割了点肉,让爸爸妈妈把哥哥大姐都喊来,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相聚,都夸我终于挣钱了,知道感恩。

三个月后,学徒工结束,我的工资涨到69元。那几年单位效益很好,来年春天,我的工资就涨到了100多元。但是好景不长,1992年冬,单位新投资的车间没有达到预期,停产放假,我赋闲家中,帮爸爸妈妈种地,没有工资。1993年夏末复工,单位效益又好了起来,我的工资竟然有小200元。赋闲家中那段时间,经历了没钱花的困顿,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攒钱。

到1994年春,我攒了300多元,便想着存进银行。记得那天我上夜班,下了班,顾不上睡觉,小心翼翼地把一摞十元、总计300元钞票揣到兜里,兴奋地跑向离我们厂最近的银行网点。一路上,好几次,我悄悄地摸着口袋里的钱,生怕它跑出来。当我趴在那个小营业厅的柜台前,自豪地把钱递进去,看着工作人员啪啪地数钱,一笔一画地手写存单,最后盖上银行的大印,把存单从小窗口递出来,并礼貌地说“欢迎下次光临”时,我那个激动啊!

我把存单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地看了好几遍,小心翼翼地揣进兜里,手再没敢离开,又一路小跑着跑回宿舍。宿舍里上班的上班、休息的休息,看到没人注意我,我才把存单轻轻掏出来,夹在笔记本中,锁进抽屉里,生怕被别人知道。可是,我又好想大声宣布,我有了第一笔存款啦!

从那以后,我都会规划着每月存一点钱,一直没间断过。后来,单位效益再次滑坡,工资断断续续地发,实在没钱花了,我才从积蓄里抽取一些,等发了工资再适量地补存进去。那几年虽然攒的钱不多,但看着存折上的数字一点点增多,心里还是蛮高兴的。

到了1997年年底,我已经有好几张存单了,其中最大一张是1000元的。记得当时1000元一年会有80多元的利息,这大大增加了我攒钱的快乐和动力。

1998年年底,我准备结婚时,考虑与爱人同在一个单位,单位效益又不好,便没有大操大办。当时,我手头已经有了一笔不菲的积蓄,但我感觉应该把它留到最需要的时候使用。

婚后,爱人从日益惨淡的单位退出,跟着私人老板打工,虽然累点,赚的钱却比在单位多了很多。而我,由于怀孕,继续留在单位,虽然工资不多,但精打细算,我们多多少少攒下一些钱。生女儿时,剖腹产花费一大笔,单位效益不好,一时又不能给报销,因为有存款,我们顺顺利利地过了这一关。

2003年,单位宣布破产,我们俩人一起失业了,一想到我们还有存款,可以稳稳地应急,心里便有了底气。

刚失业的那些年,我们都在私人企业打工,领到工资后,除了吃穿用,还要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当时有人说,你们两个人都缴保险,多累啊,不行就缴一个人的吧。我觉得他的理论不对,还是咬着牙,坚持给两个人一起缴。每月略有剩余,依然有规划地攒点钱。

经历了夫妻二人双双失业的困顿,在积攒了多年的打工经验后,我们于2009年开始自己创业——干维修。我们拿出多年积蓄,筹划一番后,只几天工夫就一切置办妥当。也许是因为我们的创业就是小打小闹,投入有限;也许是爱人有十年的打工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没感受到任何压力,钱足足的,技术杠杠的。他说我就像家里的定海神针,每次都能变魔术似地变出钱来应急。我也总是底气十足地自夸:“有我在,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其实,我更知道,我的底气来源于我的精打细算,以及日积月累攒下的一笔笔小钱。

自己摸爬滚打十几年,出过力流过汗,既精打细算着花钱,也精打细算攒钱;既供着女儿一路读上了大学,还能够赡养老妈,让她衣食无忧,顺带保障了我们俩的养老保险一分不少、从未断缴。

最近几年,虽然我们的小生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但我们的生活却一点没受影响。有一段时间,我们一起窝在家里好几个月,老妈替我们着急,我安慰老妈:“担心啥?这些年顺风顺水的,攒了不少钱,这就是我们的底气。人嘛,就是要能挣会花还要合理地攒一点。”

之前,女儿这个“00后”总是理论一套又一套:“人家都是今天花明天的钱,你就知道抠抠搜搜地攒昨天的钱,让钱贬值吗?”但是,看到我从来没有为钱发愁,遇到困难依然能够按时给她转学费和生活费,女儿慢慢地不再说我“抠”了。我趁机教育她:“兜里有钱,才底气十足。钱挣了的确是用来花的,但适量攒下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永远没有错。”

女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除了第一个月给过她一笔生活费,她再没向我们要过一分钱。她工作两个月后,公司不再提供公寓,需要自己出去租房子,得一次性缴足半年房租和一个月的押金,那得需要小一万元钱啊!我思忖着她实习期间也没挣几个钱,便计划给她再转一笔,却被女儿拒绝了,说:“不用,我有钱,够应付半年房租了。”我心里不踏实,再三追问。她说,她从大三就开始攒钱了。看来,我平时的唠叨她其实听进去了。原来闺女悄无声息地成熟了,比我都会精打细算了。

年底回家,工作半年有余的女儿神秘兮兮地让我猜她攒了多少钱?还让我陪她去银行存个定期。她自称这是自己的第一桶金,并把存折交给我保管,逗我说:“你的快乐指数又提升了吧?”

那一天我们聊了很多,有挣钱的担当、花钱的快乐、攒钱的规划、生活的底气,当然还有她身边几个月光族朋友常常遇到的窘迫。她甚至规划好了,以后每年长假都要带我出去转一转,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女儿也真实地体会到了攒钱的快乐。

其实,寻常老百姓的赚钱水平都差不多,为什么有人在用钱时能够底气十足、从容不迫地掏出钱来,有的人只能干着急团团转?很大一个原因与平日里有没有合理地、规划性地攒钱有关。毕竟兜里有钱,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生活才有底气,日子才能过得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