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年夜饭

2025年02月05日

于泉城

除夕夜,我想起了1981年除夕那顿难忘的年夜饭。

当时,在龙口矿区任职的父亲还在单位值班,我和妹妹在家里忙活除夕的年夜饭。我家的年夜饭很简单,就是包水饺。我和妹妹分好工,妹妹洗菜,我剁肉,和面,等父亲下班后一起包水饺。正准备忙活,家里的电话响起来,父亲来电话说,晚上不要做饭了,到你李叔叔家一起吃年夜饭。父亲说的李叔叔,就是曾任龙口矿务局局长的李孝省,当时他是龙口矿区煤炭生产指挥部生产技术处处长。

我父亲和李叔叔很有缘分,1962-1972年间,李叔叔与我父亲在新汶矿务局协庄煤矿是同事,我们两家是前后排的邻居。相识二十多年,又相逢在500公里之外的龙口,两家关系非常亲近。每个周末,父亲和李叔叔都要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交流工作。

晚上去李叔叔家吃饭,会吃什么哪?我和妹妹都猜测。说心里话,我非常向往这顿年夜饭,因为我知道,李叔叔的爱人宋阿姨一定会准备很丰盛的晚饭。

自从1969年妈妈去世,我们家的生活非常凄凉。妈妈去世那年,我5岁,妹妹刚出生几个小时。后来,妹妹在爷爷奶奶家生活,我和父亲在协庄煤矿。父亲工作忙,又当爸爸,又当妈妈,日子过得清苦又艰难。除夕,我们都是在家里自己过,年夜饭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从食堂里买点炸鱼炸肉,包点水饺,炒两个菜,再加上赵叔叔送来的麻花,郝丽娟家送来的油条,就算过年了。

父亲的许多同事、朋友及他们的爱人都经常帮助我们,请我们去他们家里做客。记得有一年的除夕,矿党委副书记孟继祥叔叔带着鞭炮来我家,陪我父亲聊天,一直到晚上12点放完鞭炮才回家,他的爱人王阿姨还给我家送来了许多鸡蛋。我还在赵业鸿叔叔和魏伯伯家吃住过,在任玉明叔叔家吃过海蜇皮,在彭贡生叔叔家吃过水饺,在姜安龙叔叔家吃过烧鸡,在葛培号大伯家吃过炸藕盒,在冀增恩叔叔家吃过葡萄干……

晚上6点,我和妹妹准时来到李叔叔家。李叔叔一家对我们非常热情,李叔叔和我父亲已经在他家的木制沙发上聊天看电视了,饭桌上摆满了饭菜,有炸肉、炸丸子、炸鱼、莱芜香肠、炖鲅鱼和各种炒菜,真是满屋飘香,让我忍不住直流口水。

吃饭前,宋阿姨拉着我妹妹的手到了另一个房间。不一会妹妹出来,我发现,妹妹的外套换成了一套蓝绿色的新衣服。宋阿姨说:“过年了,给闺女买件新衣服。”看着妹妹穿着新衣服高兴的样子,我的心里激动万分,眼泪差点掉下来。

李叔叔老家是青岛即墨的,他打开家乡特产即墨老酒,给我们每人添上酒。在节日的祝福声中,我们一饮而尽。期间,宋阿姨一个劲儿地督促我和妹妹多吃点,还不断地为我和妹妹夹菜。

吃饭期间,李叔叔、宋阿姨和我父亲边吃边交谈,他们回忆过去的岁月,对社会的发展赞不绝口。也教导我们年轻一代要好好学习,力争考上大学,掌握本领。李叔叔亲切地问我,将来的人生理想是什么?我顺口回答:“想当作家。”李叔叔说:“光想当作家不行,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和提高,才能实现理想。”四十多年来,我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和媒体发表文章十多万字,多次入选全国大型征文活动,成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理事和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想起来与李叔叔和父亲的教导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虽然我平时也吃过鱼肉等佳肴,但是那次年夜饭,我感觉格外香。

饭后,我和李叔叔的大儿子大龙在院子里放了一阵鞭炮,然后坐回饭桌前,吃水果、喝茶水、看电视。当时没有春节联欢晚会,一直到晚上10点多,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回家的路上,天气很冷,但我心里却热乎乎的。随后两年的春节,我们都是在李叔叔家过的,那香喷喷的年夜饭,成为温馨的回忆。

如今,父亲和李叔叔先后离开我们多年了,但是每逢春节,我总忘不了那几年的年夜饭,那样温暖、难忘,那样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