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5日
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摄影报道
元宵节后,烟台迎来了新一轮返工客流。2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烟台站北出站口,看到不少背着大包小包来烟务工者的身影。新的一年,他们为何选择烟台?又有哪些期待?
李建停 再拼两年,攒些养老钱
13日上午10点多,李建停一只手撑着背后鼓鼓囊囊的铺盖卷,一手拎着随身的行李包,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了出来。牛仔背包的底部已明显褪色,看来是李建停的“老搭档”了。
李建停今年60岁,虽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但还是决定到烟台打拼。“家里有5亩多地,租出去一年只有5000多元收入。出来拼一把,年底能拿回家八九万元。我想再拼两年,挣个养老钱!”李建停说。
李建停确实够拼,从河南到烟台,买的是绿皮车站票,车程14个小时。他站累了,就在车厢找一处空地靠在行李卷上休息一下;饿了,就泡个面,放几块从家里带的炸肉。李建停笑着说,塑料袋里装的炸肉是临走前“老婆子”一边说“在外面照顾好自己”,一边塞进他包里的。炸肉承载着家人的祝福,成为李建停返工行李中独特的“甜蜜”符号。
牟立波 找份工作稳定下来
牟立波今年44岁,在熙熙攘攘的烟台站北出站口,他的安静与周围有明显反差。与多数匆匆忙忙的赶路人不同,牟立波坐在广场一角,正在浏览手机信息,脚边是三大包行李。
他正在手机上搜索要去面试的企业地址。虽然这趟是为了“面试”,但从牟立波带的三大包行李可以看出,他要在烟台脚踏实地奋斗的决心。
去年,牟立波被裁员了,在当地尝试找了好几份服务业工作都不如意。孩子19岁了,不需要他太操心。年前,牟立波和家人商量来烟台闯荡。“这里选择多、机会多,我提前投了些简历,这次来就是要找到工作稳定下来。”牟立波说,人到中年,不怕辛苦,只要岗位薪资差不多、老板和同事好相处就是好工作。
蔚卓林 只要坚持住就是好样的
这是“00后”河南小伙蔚卓林第一次来到烟台。一出站,他的脸上就洋溢新奇和激动。他不像多数务工者一样成群结队、呼朋引伴,而是没有亲人推荐,没有当地朋友接站,但他笑称“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蔚卓林去年大学毕业,所学专业是行政管理。他的朋友有的在当地找个工资不高、“坐办公室”的工作,有的暂缓就业。“趁现在还年轻,我要努力工作。”蔚卓林说,这次他到烟台“进厂”,到电子厂车间工作,“我已经和用人单位谈好,去了就能上岗”。
为什么选择烟台?蔚卓林说,他虽然没来过烟台,但网上搜索烟台的气候、环境、风景、特产、民风,感觉这儿正是他想要工作、生活的城市。蔚卓林希望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书写奋斗的故事。新的一年,他的愿望是“坚持到底”,“我知道这份工作很辛苦,只要坚持住,就是好样的!”蔚卓林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