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育黎小学教师王琨:

以青春“微光”,点亮教育“星河”

2025年02月17日

YMG全媒体记者 王鸿云 通讯员 马艳蓉 摄影报道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是开发区育黎小学班主任王琨的座右铭。2019年,王琨正式成为一名教师。自踏上三尺讲台以来,她坚持以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品德影响学生,深入钻研每一节课,不断地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虽然我还不到30岁,但已经是40多个孩子的‘妈妈’了。”采访中,王琨笑着说,她会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引领他们不断进步……

结合实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晨光中,王琨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学生。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琅琅的早读声开启了她新的一天。

在课堂上,王琨总是充满活力。她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讲解重点字词,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课后,她经常到老教师的课堂中学习,遇到问题虚心求教。“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池活水。”王琨说,为了提高课堂质量,她每天都会拿出大量的时间去备课,围绕课文串联古今、结合时事,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

平时,王琨经常会利用休息时间阅读教育书籍,例如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韩兴娥的《海量阅读》等。通过广泛阅读、积极参与校内外培训,她不断反思、总结,逐渐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关心学生,让他们成为班级小主人

去年,王琨调入开发区育黎小学,不仅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还身兼教务干事工作。虽然工作繁忙,但她对学生的关心没有减少分毫。在班级管理中,王琨按照学校的德育计划,让学生“人人有事做”,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她还想出了许多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锦囊妙计”,例如每天课间和学生们一起做游戏,如“击鼓传花”“隔空传话”等,加深师生间的感情;每到月底,都会进行总结,与学生们一起选出身边的好榜样。

王琨深知,爱是师生关系的“黏合剂”。她注意到班里有一个名叫小明(化名)的男生,他的文具用品有不少是破损的。经过与前班主任交流,她了解到小明的父母离异,家庭经济困难。小明的父亲重病卧床,家庭开销完全依靠孩子奶奶打零工赚取。王琨十分心疼小明,在课后主动为他补习,和他一起制订学习计划。她经常与小明聊天,为他准备了一个学期所需要的学习用品。她还上门家访,与小明的奶奶促膝长谈,帮助奶奶解决实际困难,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上学期的期末检测中,小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小明开心地说:“我终于可以让奶奶骄傲了,谢谢您,王老师。”听到这句话,王琨的眼中泛起泪光,她为孩子的懂事感动,也为他的迅速成长感叹。

坚守初心,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王琨用爱心、耐心、恒心以及细心,坚守在三尺讲台,用粉笔书写青春的篇章。

参加工作后,王琨通过不断的努力获得了诸多荣誉:被评为全国中小幼学生“成语中国”微电影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烟台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优秀指导教师、芝罘区劳动实践教育成果优秀指导教师。

萤烛虽微,光芒映照四野;水滴力弱,润泽桃李之根。王琨告诉记者,未来她将继续提升个人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努力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提灯者、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