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0日
编者按
近年来,市区各类艺术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艺术团各有特色,恰似繁星闪烁于港城群众艺术的苍穹。
即日起,本报开设《我的团长我的团》专栏,全方位报道各艺术团的成长历程、排练中的酸甜苦辣、演出成功的喜悦欢笑,让您沉浸式领略他们的多元魅力。
今天,我们先走进烟台市退役军人艺术团。团员们清一色有军旅背景。他们以浓郁的军旅题材节目,传递着军人独有的坚毅与深情。
YMG全媒体记者 宋晓娜 摄影报道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绿色军营,绿色军营教会我……”在2025年烟台百姓春晚舞台上,随着激昂振奋的旋律奏响,队列表演《永远的军礼》瞬间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演员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坚毅昂扬的姿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军人独有的精神风貌。
这些演员均来自烟台市退役军人艺术团。他们虽已脱下军装,却凭借艺术续写着对军队、对国家的深厚感情。
团队成员都是退役军人
成立于2019年8月的烟台市退役军人艺术团,是一支全部由退役军人组成的艺术团队。目前,艺术团下设合唱团、军乐团、舞蹈团,共有团员100余人。团队里群星闪耀、人才济济,有许多来自全军专业文艺团体的骨干。队员们带着军队的历练与艺术功底,秉持“退役不褪色,解甲不忘国”的信念,全身心投入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彰显退役军人时代担当的实践里。
在艺术团里,每一位成员都曾身披戎装,军旅岁月在他们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让他们对军旅、对部队怀有难以言喻的深厚情感。
正因如此,艺术团排练演出的节目,全部围绕部队军旅题材展开:从《绿色的军衣》到《当兵的历史》再到《中国军魂》,每一个节目都饱含着对军旅生涯的眷恋与对军队精神的传承。
“当曾经的军人再次穿上军装,哪怕只是站个军姿,那独有的军人气质也会瞬间彰显。无论是日常排练,还是登台表演,他们都将对部队的深情厚谊融入每一个动作、每一句歌词、每一段旋律之中。在他们心里,部队的经历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也正是这份深厚情感,让他们以艺术为载体,让军人的风采在艺术舞台上永远闪耀。”退役军人艺术团指导教师郭丽君感慨道。
战友情在艺术舞台上升华
曾经的战友们,怀揣着对艺术的共同热爱,陆续加入到艺术团,使得艺术团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相同的军旅经历,让大家相聚时话题不断,彼此间默契十足,深厚的战友情在艺术的舞台上延续升华。
郭丽君老师同样是一名退役军人。在采访中,她自豪地称自己为“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兵”。入伍期间,她在部队政治部宣传科任职。其间,她经常带领部队文工团到全国各地学习进修。在浓厚的艺术氛围熏陶下,郭老师的艺术天赋得以充分激发。1982年,郭丽君转业至芝罘区公安局,2008年退休后,她继续活跃在艺术教育一线。
如今73岁的郭丽君老师,身姿挺拔、步履轻盈,眼神中洋溢着活力,岁月似乎并未在她身上留下过多痕迹。在退役军人艺术团里,郭老师主要负责带领队员们排练一系列反映军旅题材的节目。
谈及在艺术团的教学经历,郭老师神采飞扬。她直言,每一次上课的时光,都是无比快乐的。与志同道合的团员们一同排练,让她身心愉悦。在这里,她能够忘却一切烦恼,唱歌跳舞不仅陶冶了情操,更使身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与愉悦。
多次受邀参与重要活动演出
在烟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大力支持与悉心指导下,烟台市退役军人艺术团自成立以来,积极活跃于多个重要场合,充分展现出退役军人的使命担当与艺术风采。
他们进军营,为现役军人送去温暖与力量;奔赴新兵启程现场,激励新一代军人踏上保家卫国的光荣征程;慰问抗战老兵和退转干部,传承先辈的革命精神;积极参与最美退役军人颁奖活动,大力弘扬榜样力量;助力青少年国防教育,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
凭借出色的表现,艺术团先后多次受邀参与烟台历届最美退役军人颁奖典礼、烟台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电视颁奖晚会等重要活动的演出。
2021年3月16日,艺术团与中央电影乐团合作演出《当那一天来临》,受到中央电影乐团领导的高度好评。2021年,他们精心创作并排练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积极投身烟台市微党课巡回演出;2022年,参与烟台市文旅局“海岸音乐节”专场演出以及烟台市总工会《喜迎二十大》专场演出等。这些演出均反响强烈,成为烟台一道亮丽的军旅艺术风景线。
“曾经是一个兵,永远就是一个兵”,这句质朴的话语承载着艺术团成员们深深的军旅情怀。在艺术团中,他们延续着军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艺术为载体,尽情抒发对军旅生涯的眷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军人永不褪色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