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微信群里,能解决老年人的孤独吗?

2025年03月21日

抢红包、聊资讯、视频通话……社交媒体正逐步深入老年人日常生活,赋予其走出信息孤岛、重建社会资源的可能。基于“强关系”基础、具有“强社交”属性的微信平台为观察城市空巢老人在线社交行为,破解其身体“空巢”与心理“空心”的双重困境,提供了窗口。

越“触网”,越孤独?

有研究发现,活跃于多个微信群组的老年人往往更不容易产生孤独体验。然而,参与微信社群的时间越长,孤独感增加的风险反而有所提升。过长的在线互动可能会抑制现实社会中的交流和关系接触。同时,长时间沉浸于微信社群,可能会使信息素养水平较低的空巢老人面临信息过载、认知冗余、社交焦虑等问题,加剧孤独困境。

社会支持是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关键因素。微信社群的兴起带来了家庭成员、朋友之间交流方式的革新,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老年人维系家庭和朋友关系。同时,微信社群还可能成为汇聚社区资讯的枢纽,在推动其他支持方面展现出可观潜力。

从老年人社群互动偏好来看,相对于使用社交媒体联系朋友、扩展社交网络,老年人更倾向与家人面对面互动。诸多复杂的情感问题难以通过电子屏幕精准传达,与家人在微信群短暂联系后,空巢老人可能会衍生更为强烈的现实孤独感。

跨越失衡,走向多元互助

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不能仅仅依靠朋友支持。单一来源的情感纽带一旦断裂,在没有其他来源支持作为支撑的前提下,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激增。同时,朋友支持背后也难掩隐患:一方面,空巢老人面对非空巢朋辈享受“天伦之乐”时难免产生一定心理落差;另一方面,基于对朋友的信任和信息甄别能力的不足,老年人的微信朋友圈、朋友群常常成为谣言重灾区。

空巢老人更需要政府、社区层面的其他支持以弥补家庭支持的萎缩,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激活社会力量,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完成社会支持从单一失衡到多元均衡的跨越。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