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2日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实现常用中药材规范种植和稳定供给,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把好“源头关”
研究修订《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加强药用野生动植物物种就地和迁地保护,突破一批珍稀中药资源的繁育、仿生、替代技术……针对中药材需求增加而珍稀中药资源人工繁育难的矛盾,文件推出系列举措保障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另外文件从推进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发展中药材现代种业等方面“补短板”“拓思路”:推动常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依托符合条件的林场发展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研究制定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一系列实招,从源头保障中药质量。
破解“伪、劣、贵”
中药材市场上存在掺伪、价格剧烈波动等现象,影响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增加了用药成本。
文件对此作出全面部署:推广建设产地仓;加大对线上线下销售中药材的质量监管力度,坚决查处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等违规违法行为;完善中药材价格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指导企业在大宗中药材产地建设一批储备库……
完善“全链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我国加快构建中药全产业链追溯体系,组织建设中药全产业链质量可追溯数据平台,聚焦中药全产业链各环节,制定全过程质量追溯数据标准。
据介绍,平台目前已覆盖中药材种子种苗、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等不同业态产品的生产、流通等环节,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为全国20余个省市、457个基地的100多家重点中药企业提供追溯服务,覆盖113种常用中药材。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聚焦中药工业高质量发展出台相关政策,实施中药原料提质稳供、制造能力提升、卓越品牌培育等专项行动,建设高标准大型中药原料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引领带动能力突出的中药工业企业,建设一批数智化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中药工业企业全产业链布局,促进中药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营造健康发展的产业生态。
推动“用好药”
在心脑血管、代谢、消化等多个疾病领域,中医临床评价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如何“发现”和“推广”更多好药,发挥中医药临床优势造福患者?
文件提出,开发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大模型,促进人用经验向临床证据转化;构建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路径,健全临床应用指南规范,有序推动评价结果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协调联动;优化中药集中采购、招标采购政策,实现优质优价。
让好药新药更快上市、更规范使用,相关举措也“安排上了”:聚焦重大慢病、重大疑难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特殊环境疾病等,推出一批临床疗效突出、竞争优势显著的中药创新药;鼓励儿童药品研发申报;持续优化审评审批流程,进一步加快中药新药上市……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