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2日
胡建军
最近网络上一首歌曲《搀扶》,“搀扶,管它天不长地不久;别哭,因为有我把你守,搀扶你的手到永久,相约今生会一起走……”伤感深情的歌声听得我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我想到了父亲和母亲,他们正如歌曲中所唱的那样,即使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也不离不弃,相互照顾相互搀扶一起往前走。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人一辈子几十年,能陪自己走下去的,只有老伴。这句话,在我父母的身上得到了真实的验证。
父亲86岁,母亲81岁,他们携手走过了55年的风雨历程。父亲老实本分,勤奋肯干,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母亲则心直口快,作风泼辣,爱较真,性格比较强势。由于性格上的差异,再加上早年经济条件限制,父亲母亲没少为家务事吵架。有时甚至会大发脾气,家里也会有“疾风骤雨”,他们就这样在吵吵闹闹、磕磕绊绊中走过了大半辈子时光,不知不觉就到了老年。
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条件的改善,他们的争吵似乎少了,也开始懂得体贴对方了。令人猝不及防的是,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2010年,母亲不幸得了糖尿病,需要每天打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父亲的手握了一辈子锄头,让他打针可真是难为了他。可是我们子女都靠不上,还是得他来打针,为了照顾好母亲,父亲愣是学会了打针,一直打到了现在,已经15年时间。
2022年5月,一直身体硬朗的父亲也出现了问题,他先后得过重症肺炎,做过椎间管手术,做过心血管支架手术。这期间除了我们做儿女在医院的照顾,在家里更多的是靠母亲看护。父亲做手术打过麻药,还有近年来生病后遗症,以至于整宿都睡不着觉,痛苦万分,几近崩溃。母亲千方百计为他寻医问药,让他白天少睡,晚上多睡,多方劝慰开导他,一定会好起来。在经过近三个月的锻炼后,父亲睡眠真的好起来了。母亲悉心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从而使父亲迅速康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父亲康复后不久,母亲又得了脑血栓,身体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这样,父亲又反过来承担了照顾母亲的重任。以前父亲干的是庄稼活,都是饭来张口,没有做过饭,也不会做饭。为了母亲,为了生活,他不得已拿起了菜刀,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切菜切肉,在锅里炒菜,尝试着做饭。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除了不太会做面食,现在煎炒烹炸样样都会。母亲平常吃的药,大都由父亲掌握,由我们兄妹拉着他到医院购买,母亲大小便,也由父亲照看。冬天天气冷,上不了院子里的厕所,父亲就把便盆放在家里,然后再把大小便倒掉。
父亲佝偻着腰,每天都在重复做着这些事情,劳心费力地照顾着母亲。当被问及是否照顾够了母亲时,父亲说“不够”,他说人活着就是个念想。
患难见真情,他们就是这样相互依偎,相互照顾,相互搀扶,一直走到了今天。由父母我想到,看来真是“夫妻如筷,互相依赖”,老了以后能真正依靠的,还是自己另一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