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2日
莱夫
胶东沿海自古享鱼盐之利。勤劳勇敢的胶东渔民,在长期与风浪等自然灾害搏击的过程中,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海洋民俗文化。
过去,渔民出海,平安是最大的心愿。除每年定期的祭海仪式外,渔民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各种禁忌,同样表达了他们心中祈求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
胶东渔民的民间禁忌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语言禁忌,另一种是行为禁忌。先说语言禁忌。帆船是渔民必备的生产工具,常年奔波于海上的渔民,最忌讳说“翻”字。因“帆”与“翻”同音,故改称“帆船”为“风船”。
风船之上,船帆是风船的动力系统,船帆唯有借助劲风的力量才能驱动船体前进。因忌讳“翻”,故使唤船的人称呼“船帆”为“篷”。风船行驶于海上,要将船帆拉上桅杆,称为“长(音zhǎng)篷”;风船泊岸,要将船帆落下桅杆,称为“落(音lào)篷”。称船帆与篙子为“篷篙”,称系船帆的绳子为“篷索”;称控制船帆的绳索为“篷脚”;称船帆和桅杆为“篷樯”等。此外,渔民吃鱼时,当鱼身的一面吃完,忌讳说“翻过来”,而说“划过来”。
还有一种是行为禁忌。按旧俗,在风船上吃饭,吃完饭,只需将碗、筷往甲板上随手一撂即可,绝不可将筷子横放在碗上,更不能将碗倒扣,此乃船家大忌。听老人讲,当年,颠簸在海上的风船上均备有一把锋利的斧头。尤其是闯崴子(崴子即海参崴,原属中国领土,1860年为沙俄霸占并更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后辟为军港)的风船上,每条船上都要放一把明晃晃的俄罗斯利斧。若风船遇到狂风骇浪时,万不得已时,船主即用利斧砍断桅杆,将斩断的桅杆横捆在船舷上。这种情形称为“免桅”,是极其危险的,深为船家所忌讳。在使唤船的人眼中,饭碗好比是船体,而筷子好比是桅杆,将筷子横放碗上寓意免桅。因此,在船上吃饭,切不可将筷子横放于碗上,更不能将碗倒扣。
延续了千百年的渔民禁忌习俗,构成了胶东海洋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