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5日
阿芳
海
养马岛的海风一定是个急性子的渔家汉子,你看,天还没大亮,就早早吹响了渔家起床号子。
晨光初露,养马岛的跨海大桥上已飘着咸腥的潮气。浪头裹着碎冰碴子往泥滩上冲,赶海的老汉偏要逆着这股冷劲儿,高腰水靴踩进泛着白沫的浪里,蛤蜊铲子一剜一个准。
礁石缝里藏着冒绿头的海菜,戴着包头巾的大姐,脸红扑扑地弯腰就是一个劲儿摘,塑料桶里紫菜与裙带菜堆成小山,活像春神打翻了调色盘。
养马岛东的獐岛断裂带被春潮描出银边,退潮后礁石上嵌满牡蛎壳,赶海的老哥用铁钩熟练地撬开,肥美的海蛎肉裹着海水直接入口:“这东西鲜溜得让人扶着眉毛吃!”
天马广场的青铜马群昂首踏浪,马鬃间还凝着昨夜的海雾呢,现炸油条和豆腐脑的香味早已经追着渔市穿梭的三轮车跑得欢哩。
头茬韭菜捆得齐整,露水珠儿还在叶尖打转,卖菜的大哥,正宗牟平腔的吆喝混着旁边摊位梭鱼蹦跶的水声:“开冰梭鱼配头刀韭,神仙吃了也咂巴嘴!”
还穿着花格棉睡衣的婆媳凑在鱼摊前挑拣,大水池里银闪闪的梭鱼突然蹦跶,溅了小媳妇儿一脸海水珠子,惊得摊主忙赔不是,倒惹出一片笑浪。
码头远远飘来渔船汽笛声,铁皮桶里的爬虾正拼命蹬着蓝莹莹的腿儿不停划拉。这可是早春海上头道鲜呐!爬虾再怎么贵,一上岸,准保被一瞬间抢空:“看这虾多活多肥!这才是真正的养马岛爬虾!”
戴着大金镯子的大嫂们可不含糊,捏着虾须子一眼辨公母,其实也不管公母,公的鲜,母的香,都好吃!
逛了一趟渔市,大家的鞋底不知啥时都沾上了蛤蜊壳,走起路来咔咔响。嘿,这声浪,是俺们海边人独有的节奏呢!
一直觉得,养马岛的春意是沾着盐粒的鲜活。
它定格了春秋战马的嘶鸣,而赛马场里,矫健少年正攥紧缰绳,马蹄扬起的新泥混着海蛎壳的碎光。
周末会有成群结队的青葱少年,骑着山地车在环岛路翩然掠过,车筐里探出半枝迎春花,晃悠悠地,把最后一线天光染黄,也染香了。
养马岛大海的春,就是海风与烟火交集的市井春光。
山
昆嵛山的春,是从烟霞洞的云海里渗出来的。王重阳在此创立全真教,如今石壁上“海上仙山之祖”的刻字仍沁着露水,悠然的老道士一边轻扫落叶,一边缓缓道:“看这桃树,枝干皴裂得像《道德经》竹简,花开时却比云霞还软哩。”
石门里景区的千年银杏刚抽新芽,昆嵛山的苹果园早早就醒了,去年冬剪的枝丫正鼓着暗红的芽苞,果农孙叔捏着放大镜瞅花芽,嘴里还念叨着:“得赶在谷雨前喷石硫合剂呢!可不能让腐烂病钻了空子……”
倏然,在他脚边蹿过几只野兔,啃过冬小麦嫩茎的齿间溢出青汁。
山脚的那边有人家开始烙媳妇儿饼了,老引子面混着花生油的甜香漫过果园,惊得蜜蜂错把炊烟当花枝。
无染寺的古玉兰最懂春的脾性,四月刚至,便抖开满树素帛,花瓣落进太古河,飘飘闪闪,分明是给溪水织嫁衣呢。
昆嵛山的春,是古木与道韵共酿的春意。浸染着墨香,九龙池的飞瀑冲开《昆嵛山赋》的残卷,森林文化博物馆的年轮标本与革命陈列馆的旧枪栓,都在细雨里泛出新绿。
昆嵛山岳姑殿的残碑旁,挖野菜的老太太眯着眼比画:“从前挖菜怕狼,现在得盯着来玩的游客别踩坏了苦菜根儿呢。”是啊,苦菜金贵着呢,尤其昆嵛山的。
不知不觉间,暮色漫上昆嵛山的青砖墙,斜阳漫过麻姑梳妆阁的断垣,把七十二座庙宇的往事酿成蜜色。
山下人家的窗户也被夕阳浸透了。老太太们坐在马扎上择今天挖的野菜,有荠菜,兔耳朵菜……晚上加点面蒸蒸蘸蒜泥吃,那叫一个舒坦呢。
突然,不知谁家飘出豆瓣酱炝锅的香味,混着海肠捞饭的鲜气,于是,整个村熏成了鲜香的暖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