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血缘的生命礼赞

——烟台市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00例宣传活动侧记

2025年03月27日

摄影 YMG全媒体记者 初阳

YMG全媒体记者

夏靖尧

3月26日上午9时,烟台广电大厦600平方米演播厅内,舞台中央的屏幕上,“100”的红色图案如星火跃动,台下坐着百余位普通人——他们是这座城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群体的代表。这些人中有南丁格尔志愿者、红十字救援队员、红十字青少年代表、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还有医院、血站、高校负责人,以及全市红十字系统干部。当大屏幕上跃动的100颗心形汇聚成璀璨星河时,掌声如潮水般涌起——这是烟台市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00例的历史性时刻,亦是这座城市以生命之名写下的文明答卷。

“100,是100次生命的接力,是100份跨越血缘的托举。”主持人的声音穿透会场。自2006年首例捐献至今,19年,107例捐献,16664份血样入库,烟台荣获“山东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组织表现突出单位”称号。数字背后,是全市红十字工作者和万余名志愿捐献者的爱心汇集。这座以“品重醴泉”闻名的城市,正用滚烫的热血重新定义文明的高度。

在这场名为“礼赞生命 品重烟台——烟台市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00例”的纪念活动现场,捐献者们的故事被逐一展开,共同描绘出一幅关于人性至善的长卷。

山海之间 一座城市的文明基因

“品重醴泉”是张裕葡萄酒百余年前为烟台写下的注脚,而今日的烟台人,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着“品重”的深意。

2006年,烟台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正式启动,一条红色的生命线瞬间铺展向城市的每个角落,一场凡人英雄的爱心接力由此开启。

2008年,当25岁的青年王翔在济南完成烟台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时,他或许未曾想到,自己的选择会成为城市文明基因的序章。

翻开烟台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记录,王翔的名字在首页第一个位置。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红十字救护员、爱心志愿者,王翔成为烟台市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

2009年,福山区志愿者史久尧架起鲁港桥梁,将生命火种从黄渤海之滨送到香江之畔,点亮香港同胞的生命之灯,完成山东省首例跨境捐献,成为为港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山东省第一人;

2024年,莱阳志愿者尹程玉为烟台按下第100例捐献的确认键……

截至目前,烟台市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16664人,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107例,“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已深融700万烟台人血脉。

生命速写 平凡人们的非凡选择

2008年11月,刚下课的烟台市福山区城关中学教师史久尧接到红十字会电话,他与一名远在香港的病患配型成功。

2009年4月21日,史久尧成为自中华骨髓库建立以来,山东省首例为香港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采集结束后,他的第一句话是:“希望我的干细胞能赶上飞往香港的最早航班。”

一个“9日奇迹”的故事令人动容。2018年4月28日,长岛人孙宇刷新了中华骨髓库的最快捐献纪录。从接到通知到完成218毫升造血干细胞捐献仅用9天——这相当于常规流程的一半时间。

孙宇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烟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把人生的选择化作赛道,用全力奔跑,一次次将生命的指针重新拨回春天。

在一场场生命接力中,身份界限被彻底打破。

王朝志——福山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他说,作为一名红十字人,能够亲自挽起衣袖去拯救他人生命,这是多么宝贵又难得的机会?

12年前,他成为全国首例红十字系统领导干部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见证到践行,王朝志诠释了“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的双重意义。

现场,“100”背后的群体画像个个令人动容。他们的捐献,救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的春天。”

向善之城 文明自觉的博爱情怀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一座城”,烟台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这簇微弱的星火,点燃了整座城市的善意基因。

19年间,越来越多的烟台人将血样存入中华骨髓库,让更多的需求者增添了“生命备份者”。

截至目前,全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达到23.71万人,累计捐献数量达到1598例,均居全国第二位。其中,2024年入库增量居全国第一位,实现捐献211例,创历年新高。红十字事业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尊严、造福全人类的崇高事业。烟台市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00例,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举办烟台市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00例宣传活动,就是为了表扬捐献者、服务受捐者、激励志愿者。在践行人道使命中传播人间大爱,努力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烟台造血干细胞捐献实现从“1”到“100”的跨越,是烟台市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责任担当,是烟台人民重情厚义的境界情怀,是整座城市“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展现。

烟台历来就是一座大爱之城。这座城市的温度,藏在一脉相承的细节里:诞生于1904年的烟台红十字会,是山东首个基层红十字会,已经走过了120年的历史。

2022年,烟台为荣获国家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的志愿者申报捐献荣誉卡,享受“三免一优”关爱奖励,即免费游览政府兴办的公园、景区,免交公立医疗机构门诊诊查费,免费乘坐城市公共汽车,在公立医疗机构就医享受优先诊疗等优惠政策。

而更深层的密码,或许藏在烟台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它们让捐献者决意“把善意传下去”。

100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从王翔到尹程玉,从1到100,这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里,每个烟台人都是潜在的火种。此刻的烟台,100簇星火已成燎原之势,而这座以山海为信、以热血为诺的城市,仍在书写着关于生命与文明的永恒诗篇。

当海风裹挟着承诺奔向远方,烟台这座被热血焐热的城市,正将生命的礼赞写满每一寸土地。

黄渤海的波涛,可以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