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早诊治,打赢乳腺保卫战

2025年03月28日

乳腺癌是在女性中发病率位居第一的恶性肿瘤,被称为“粉红杀手”,近些年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打赢乳腺保卫战?一起来听听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天津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专家的建议。

“早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超过90%,乳腺癌已经全面进入了慢病时代。”乳腺肿瘤三科主任张瑾说,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好不好,很大程度基于发现得早不早,公众需要提高早诊早治的意识,关注乳腺癌的致病高危因素。

张瑾介绍,乳腺癌是与基因突变具有较强相关性的癌症之一,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有2位以上一级亲属曾患乳腺癌或携带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的人,更应该密切关注乳腺健康,定期筛查。

张瑾提示,乳腺癌的致病高危因素还包括,行经时间超过40年,月经初潮过早(<12周岁)或绝经较晚(>55周岁),未育、晚育及未哺乳,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活检证实有乳腺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绝经后肥胖,长期过量饮酒等。

乳腺肿瘤二科主任刘红介绍,我国乳腺癌发病呈现年轻化特征,中位发病年龄为45-55岁。随着整体发病率的攀升,年轻患者数量持续增加,这一群体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刘红强调,“年纪越轻,乳腺癌越凶”的说法并不准确,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她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进行B超和钼靶检查,具有高危因素的女性更应提早开始筛查。同时,女性应加强自我检查,警惕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等异常信号。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维护乳腺健康也非常重要。专家表示,不饮酒、不抽烟、不熬夜,保持心态平和,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乳腺健康。专家建议,女性应注意营养均衡,提倡母乳喂养,应减少摄入过量的高蛋白和低纤维饮食,青春期不要大量摄入脂肪和动物蛋白,加强身体锻炼,绝经后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此外,女性应注意不要乱用外源性雌激素,平时应规避射线接触。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