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半锅

2025年04月01日

于心亮

在老街,朱半锅卖肥肠,每天只煮半锅,卖完就收摊,时间长了,大家就叫他朱半锅,也有叫他“煮半锅”的。但无论叫什么,朱半锅都不在意,只要认可他的手艺就好。

朱半锅卖的肥肠味道好、有嚼头,老街里的人都爱吃,老街外头的人也爱吃,所以每天的半锅肥肠很快就卖了了。有些词语朱半锅是避讳的,比如从不说“卖完了”,而是说“卖了了”;有人问:“为什么每天只煮半锅,不煮一锅呢?”朱半锅就笑,也不解释。还有的人逗乐子说肥肠味道好,莫不是放了大烟壳子吧?朱半锅就冷下脸,说:“丧良心的事,俺不干!”

大家觉得朱半锅煮肥肠有秘方,有人趁朱半锅去市场上买调料,偷偷跑去跟踪。也的确,朱半锅买调料从不在一个摊位上买,而是这个摊位买几样、那个摊位买几样,杂七杂八买齐了就回家。跟踪的人照样买好调料回家煮肥肠,却依旧煮不出朱半锅肥肠的味道。

朱半锅知道了,就咧嘴笑:“其实他少用了至关重要的一味调料。”“是啥?”大家忙支棱起耳朵听。“缺少了爱的味道啊!”朱半锅这话一出,大家都哈哈笑了起来。笑完了以后,回过头来再仔细咂摸咂摸,觉得朱半锅说的不无道理,的确是那么一回事儿。

朱半锅的老婆孩子都不在了,至于为什么不在了,老街上的人都知道,可谁都不往外说,因为说出来太惨,容易掉眼泪。从来没瞧见朱半锅掉过眼泪,他每天安静地摆摊、收摊,有人来了就招呼一下,没人来就瞧老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有时什么也不看,脸上风轻云淡,看不到一丝哀伤的涟漪,也看不到眼泪掉下来的痕迹……也许,他的眼泪早就掉没了吧。

有热心人给朱半锅介绍对象,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漂亮的不太漂亮的、性格好的性格不太好的……朱半锅都不太来电,到后来,朱半锅干脆说自己有了意中人,是谁呢?又不明说,总之每天依旧独个儿来、独个儿回,也没见有哪个女人陪伴。时间长了,老街人就凉了那股子热心劲儿,只是说:“老来老去,身旁没个暖脚的人咋整,唉……”

朱半锅收摊早,因此闲空就多,爱去的地方是棉花山,山顶有个亭子。坐在那儿往西看,是倪家水库,往东看是小学和中学。下课时,校园里跑满了孩子,吵吵嚷嚷的,朱半锅就安静地看着,眼窝里潮潮的,嘴角含着笑。待上课铃声响了,孩子们尖叫着跑回教室,校园里安静下来,朱半锅就收回眼光,去看水库那一汪深邃的碧蓝……

朱半锅住了间平房,离老街不远,不大,租的。夜晚,朱半锅就是收拾猪肠子,认认真真、仔仔细细,每个步骤都不敷衍,干活的时候,总感觉有个小人跑来跑去,搬东搬西地跟着忙活,有时候忍不住,朱半锅就会轻声叱责一声:“小心点,别摔倒了!”路过的人会听见,就问:“跟谁说话哪?”朱半锅脸黯一下,低声说:“没说啥,没说啥。”

有一回,一个少年来到老街,面色苍白,头发很长,眼神牢牢地盯着朱半锅的肥肠,像是会咬人的小兽。朱半锅笑了,伸手招呼说:“过来吧,尝尝我的肥肠……”朱半锅切了一大碗肥肠,又从旁边铺子里要来两个火烧,递给少年,说:“刚从游戏厅出来,饿得不行了吧?慢点吃,别噎着。”少年迟疑着接过来,然后就不管不顾,狼吞虎咽起来……

朱半锅抱膝蹲坐在老街墙根下,看着一旁狼吞虎咽的少年,笑呵呵地很专注地看,恨不得把少年都揉到自己眼睛里。看着看着,朱半锅的眼窝里突然就湿了,然后慢慢地汇聚成眼泪,眼泪溢出眼窝,一行行滑落下来。路过老街的人看到朱半锅这副样子,很奇怪,问朱半锅怎么啦?朱半锅就笑着说:“这小子,跟小涛一样,简直一个吃相!”

小涛是朱半锅的儿子,某一年因为朱半锅不让他去游戏厅,赌气从楼上跳下去,朱半锅就没儿子了……老街后面那些拔地而起的高层住宅楼,每到夜晚就灯火闪烁,但有一家的窗户永远是黑的,那就是朱半锅的家。自打出了那事后,朱半锅就不在那里住了,搬来老街,租了间房子,卖猪肥肠。

小涛打小爱吃猪肥肠,学校里的孩子们每天上学和放学也总爱从老街走过。这大概就是朱半锅一直在老街卖肥肠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