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推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落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8月4日,庙后镇应急办联合执法中队开展商超食品安全检查行动。
此次检查的重点:一是针对场所整洁、环境消毒方面,工作人员督促超市严格落实室内的通风、换气工作,保持空气流通。二是检查超市、副食店的经营执照是否齐全、环境卫生是否达标,是否存在“三无”、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食品,要求食品经营者规范贮存,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三是对经营场所的消防器械、安全出口标识等设备进行了检查。
为有效防范化解辖区涉氨制冷领域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8月3日,桃村镇应急管理办公室开展涉氨企业安全专项检查。
工作人员主要针对涉氨制冷企业氨压机房、冷库等区域的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档案资料等内容展开检查,重点对特种设备备案登记与检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进行排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警报器安装不规范、安全阀未定期检测检验等安全隐患问题,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做到隐患整治到位,问题整改彻底,形成闭环管理。
为解决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新就业群体工作中“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让更多的户外劳动者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在栖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指导帮助下,栖霞市邮政分公司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选址,在全市20处支局网点建立了劳动者驿站——“奔跑者”职工之家。
8月4日,烟台市级衔接推进区实施“以工代赈”助力乡村振兴西城镇项目开工仪式在西城镇大庙后新村举行。
烟台市级衔接推进区西城镇项目包含大庙后新村共6个行政村,涉及1313户3215人,总投资1900多万元。西城镇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引领,以衔接推进区为载体,谋划最美乡村的总体布局,构建特色鲜明、融合发展的乡村发展新体系。在衔接推进区内项目推广“以工代赈”,不仅是解决群众困难的“及时雨”,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西城镇将积极宣传发动,摸清底数,逐户研判,积极协助中标企业,带动当地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脱贫人口等务工就业,精准落实“以工代赈”实施方案,确保农民就业增收。
为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激活工友创业园辐射带动功能,深入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栖霞市总工会会同教体局、卫健局在栖霞市国路夼省级工友创业园、相关学校联合建立“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实训基地”“中医药研学实践基地”“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和“杏林健康讲堂”等活动场所,并于8月4日举行授(揭)牌仪式。栖霞长春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管委主任、栖霞市总工会主席李卫国,栖霞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蒋晓峰,栖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国栋以及相关单位分管同志、工友创业园工作人员参加活动。
为及时发现加油站消防安全隐患,全面遏制火灾等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8月5日,寺口镇危化品专班联合消防专班,对辖区加油站开展了全面细致的消防安全检查。
检查人员首先检查了加油区、油罐区以及配电室等重点部位的设施设备,确保无老化、渗漏、虫鼠啃咬等现象,重点查看设备有无“带病运行”问题,同时查看了消防沙箱、微型消防站等部位的消防安全器材是否按要求配置齐全,是否完整好用等情况。检查完设施设备,专班又查看了各加油站消防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消防应急预案是否健全,员工是否熟悉掌握应急知识以及消防设备的操作情况。
近日,栖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气象高质量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栖霞市气象局就栖霞市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进行了解读,并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栖霞市气象局在应对强台风、强降雨等自然灾害和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市政府印发出台的《栖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推动栖霞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栖霞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实施意见》从提升气象高质量发展基础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升气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强化气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增强气象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能力等五个方面提出了14条奋斗目标,明确了组织领导、法治保障、财政支持等三个方面的具体保障措施。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近日,观里镇食药专班联合金苹果幼儿园、镇卫生院联合开展幼儿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活动。
此次演练,模拟一名幼儿早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等不适症状。演练开始,园长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迅速联系镇卫生院对发病学生进行救治。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展开前期处置工作,及时进行医疗救护、现场检查和调查取证,对幼儿自带的可疑食品及杯具等容器安排送检,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询问,同时采取应急措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为提升“九小场所”抗御各类风险的能力,确保辖区建筑安全形势稳定,近日,唐家泊镇组织人员深入辖区小商店、小旅馆、小生产加工企业等“九小场所”持续开展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筑牢建筑安全防线。
排查治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做好记录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各单位立行立改,坚决做到建筑安全隐患“零容忍”。同时工作人员还提出,安全是各单位生产经营的基础,房屋管理连着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切记必须以安全为原点,各生产经营单位应继续增强安全意识,提升人员自身素质,规范生产。
为全力推进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强化辖区餐饮场所的燃气消防安全管理工作,8月3日,桃村镇应急管理办公室对辖区餐饮场所开展燃气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工作人员重点检查各场所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室内消火栓是否存在被货物遮挡,水压是否正常,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杂物,电气线路安装及敷设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等消防器材是否完整好用等情况进行了逐一排查。
7月底,山东省2023年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培育与推进研讨会召开,栖霞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教研室主任王贤林代表栖霞市以《嵌入生活 多点微展 共建共享:打造区域家校协同育人新模式》为题进行了典型经验交流。
近年来,栖霞市不断优化家庭教育指导策略,从区域、学校、家庭三个层面,探索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指导模式、创设家校平台的实践经验。以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区域家校协同育人的实施策略研究》为依托,从家庭生活教育和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出发,形成以“德育融入”为实践核心的区域家校协同育人模式。通过组织区域内家庭教育“1+3+X”指导团队,开发“三微”课程,建设区域家庭教育资源库,打造家长学校品牌等途径,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组建“蒲公英”家庭教育指导公益服务队,利用服务队进学校、进社区乡村、进家庭等活动,提高家庭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面,为家长提供个性化、具有可操作性的家庭教育指导。目前,“三微”课程和5册家校协同育人课程指导系列丛书在全市中小学学校、家庭推广使用;8项家庭教育课题在山东省、烟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课题中立项;《栖霞:把德育融入家庭生活》等7篇文章先后在烟台日报、山东教育报、中国网等媒体发表;蒲公英志愿者团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家庭教育志愿者团队;1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最美家庭教育志愿者,2名教师入选山东省家庭教育讲师团,5名教师被聘为烟台市家庭教育兼职教研员,17名家庭教育志愿教师被栖霞检察院聘为涉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辅导员。今年3月栖霞市教学研究室被确定为第三批山东省家庭教育实践基地。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房屋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辖区校园安全工作,近日,苏家店镇建筑安全专班开展校园建筑安全专项大检查。
检查过程中,专班工作人员仔细检查了学校校舍、围墙、挡土墙、厕所、浴室、食堂、走道栏杆和供水、供电、防火通道、消防安全等设施,并提醒学校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学生上学、放学秩序,防止出现踩踏事故。
为进一步强化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蛇窝泊镇近日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检查。
检查中,工作组深入辖区村卫生室、商超、餐馆等重点场所,查看了商户经营执照办理、餐饮食品加工、是否销售过期和“三无”产品、经营场所环境卫生等情况,对销售货物的进货渠道、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同时,向食品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并督促各经营者增强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保持经营环境卫生整洁,认真落实食品药品安全主体责任,合法规范经营,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周清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