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扩大,同比涨幅由上月的0.1%扩大至0.5%,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7%。
“从同比看,服务、食品价格受春节错月影响涨幅较大,加之汽油价格回升,共同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说。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自2025年2月8日起,脱氢乙酸钠(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不再用于面包、糕点、果蔬汁(浆)等7类食品,在腌渍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也由1克/千克调整为0.3克/千克。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受春节假日等因素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环比分别上涨0.5%、0.7%,涨幅均比上月有所扩大;工业生产处于淡季,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3%。
服务和食品价格上涨,是影响CPI涨幅扩大的主要因素。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文件出台背景是什么?部署哪些任务?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负责人。
问:为什么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答:国家高度重视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展,2009年以来陆续出台多项价格、财政、产业等支持性政策,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14.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40%以上,已超过煤电装机。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9日发布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通知提出,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总体思路,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同步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