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5日 第03版:国内要闻
  • 消费者是如何被步步“收割”的?

    随着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爆火,近期市场上出现大批炒作DeepSeek概念的网络课程,更有卖课机构推出利用DeepSeek“搞钱”的“生财之课”。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井喷式”的DeepSeek网课背后,存在一些利用技术焦虑“围剿”消费者的陷阱。

  • “人工智能+”,打开新生活

    从教育评价大模型到智能医疗诊断,从自动驾驶汽车到健康陪伴智能机……“人工智能+”,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百姓日常,打开生活新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 国内首位专家型AI儿科医生正式“上岗”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 13日,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会诊中心,一位专家型AI儿科医生正式“上岗”,与13位儿科专家共同完成了一场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记者从北京儿童医院了解到,这是全国首个AI儿科医生,有望辅助疑难罕见病诊疗,为儿科医疗服务带来新变革。

  • 我国科学家成功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新华社上海2月14日电 辅酶Q10,被誉为“人体的发电机”,能驱动人体细胞产生能量,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同时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膳食补充剂。我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创制全球首个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

    2月14日,国际权威期刊《细胞》发表了相关科研论文。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陈晓亚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等合作完成。

  • 我国今年将启动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 为了更好保护古树名木,我国将从今年开始启动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

    这是记者14日从国家林草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今年1月出台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规定,全国绿化委员会每10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距第二次普查启动已过去10年,从今年开始启动第三次普查正当其时。”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司长刘丽莉说,条例要求强化分级管理。针对不同树龄的古树名木,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规定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这对资源底数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必要通过第三次普查完善资源数据库,便于精细化管理。

  • 我国渔民有了“电子驾照”

    记者2月14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公告,自2025年3月1日起启用国内渔船电子证书。

    “渔船电子证书相当于渔民群众的‘电子驾照’”农业农村部渔船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渔民群众办事或者在船上作业,需要随时携带渔船证书纸质件,现在只要通过手机出示电子证书即可,工作人员可通过扫码查验,将有效提高管理能力和办事效率。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