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甲凡
在我们家乡,早年间就有“出六月门”的规矩。就是每年农历六月六前后,出嫁的闺女要蒸一锅新麦大饽饽回家看望老娘。和蒸过年大饽饽有点区别,“出六月门”的饽饽不插大枣,只是在饽饽顶上盖一个圆圆的红色大福字就行了。同时,在抟弄成型期间,还要把面团调得相对硬一些,使之出锅后达到“开口笑”的效果,寓意新麦丰收,阖家欢乐,让老娘亲也高兴高兴。如果娘家的哥嫂有小孩子,还要蒸一些漂亮的“兔儿爷”“刺猬神”和“老财主(蟾蜍,牟平俗称疥疤财主)”之类的小玩意,进门后每个孩子分两个,就会换来一声声“姑姑”叫得格外甜。
林红宾
故乡西面有一条幽深的山谷,乡亲们管它叫西燕沟。按说这地名与燕子有关联,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端详,也看不出燕子的轮廓,问及村老,皆茫然不知。我倒是想,或许是因为那里有几处土崖石崖,乡亲们习惯将“崖”念成“岩”,继而演化为“燕”,才有了现在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