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了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该标准为各类养老机器人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了基准。
机器人养老时代要来了吗?养老机器人是否靠谱?“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养老机器人来了
近日,太保家园成都社区,早上7点,机器人“洋洋”自动唤醒后,开始在屋里静音行走寻人。它来到李奶奶床前。
记者8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今年中央财政继续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推动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弱项,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通知明确,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工作的范围为大城市及以上城市,共评选不超过20个城市,主要向超大特大城市以及黄河、珠江等重点流域沿线大城市倾斜。
记者8日从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四全”管道焊接检测机器人实现大规模应用,施工效率显著提升。
中国石油管道局焊接责任师靳红星说,“四全”即从33毫米到1422毫米全部钢管口径;山地、沼泽、沙漠等全地形;直管与直管、直管与弯管、弯管与弯管等全焊口类型;全自动焊超声波检测。这些场景和工序主要由4台机器人自动完成,它们组成一个焊接“班组”,填补诸多行业空白。在东非原油外输管道建设中,这套机器人“班组”的焊接一次合格率达98%以上。与此同时,单道口焊材使用量从2.9千克降至1千克,油料由30升减至10升,碳排放和烟尘排放减少超六成。 据新华社
记者8日从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获悉,8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铁路12306同步推出“宠物托运”功能,旅客提前2天及以上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可同车托运1只家庭驯养且健康状况良好、单只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猫、犬类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