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1日 第03版:要闻
  • “开春第一鲜”上市 梭鱼卖得俏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摄影报道)春节之后,号称“开春第一鲜”的梭鱼就上市了。记者昨日在芝罘区新海阳市场走访看到,不少水产摊位摆出了“开冰梭”,售价不一,根据个头大小价格在12元/斤—17元/斤,颇受市民青睐。

    “现在就是吃这个鱼的季节,我昨天买了一条,很鲜美,今天又来买两条。”市民徐女士正在鱼摊前挑选,打算买回家酱焖。摊主一边替徐女士收拾鱼,一边介绍:“大部分是从莱州运来的,春节后就是吃它,家常焖、清蒸都好吃,我在早市一上午至少卖20条。”

  • 千年前盛景重现海阳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石京艳 姜骁宸 秦帆 聂东磊 摄影报道)农历正月十三是海阳民俗中“祭海”的大日子,在这一天,海阳渔民们自发来到海边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鱼虾满仓、平平安安。经过数百年传承,如今祭海从原来纯粹向海神祈福到如今与民俗文化、地方旅游紧密结合,成为海阳一年一度的开年“民俗文化大戏”,深受市民和外来游客的青睐。

  • 特色民俗辉映渔家灯火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通讯员 王晨 姜梅玉 张雪娇)春节的喜庆还未消散,正月十三,芝罘区芝罘岛街道东口的渔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渔灯节”。昨日上午8点,东口码头人潮如织、热闹非凡。喜庆而隆重的民俗庆祝仪式,承载着勤劳质朴的渔民心中的美好希望,让市民游客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

  • “百年渔灯”弘扬闯海精神

    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烟台黄渤海新区第33届渔灯节如约而至。从欢天喜地的文艺演出到种类丰富的渔灯大集,从肃穆庄重的祭海大典到极具胶东特色的放渔灯仪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渔灯节,不仅承载着百姓祈求风调雨顺、鱼虾满仓的美好心愿,更成为了传承渔俗文化、弘扬闯海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的盛大节日。

  • 深入学习贯彻新修改统计法 开启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新征程

    烟台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高文龙

    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计工作决策部署的一次重要制度建设。此次统计法修改围绕统计监督、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统计信息共享等方面,对统计法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新增加三条、修改二十一条,对于新时代新征程统计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