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世国
这是一张我非常珍视的老照片。它是我青春旅途中刻苦求学、奋发向上的见证,承载着一段令我难忘的心路历程。
1981年9月,我考入烟台师范专科学校(今鲁东大学)中文系,我的普通话基础很差,水平在班级倒数。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我的普通话理论和实践考核均列班级前茅。365个日日夜夜,付出了多少艰辛多少努力,只有自己知道——校园外弯弯的小巷里,留过我默记读音的身影,逶迤的北山坡顶,曾飘荡着我朗朗的读书声。感谢孙茂恒老师的悉心栽培,感谢同学无私地借给我手提卡式录音机使用。
烟台故事
解焕新
2014年10月,芝罘区史志办的彭守业先生为芝罘岛大疃村编纂《芝罘大疃村志》。有一天,他告诉我,大疃村有一块建于民国时期的小学石碑,让我带着工具去给碑文做拓片。
上世纪20年代末,芝罘岛大疃村的安惠民等有名望的乡贤,见本村以前创办的学校规模都比较小、教学不规范、经费也没有保障,于是协商为芝罘岛子弟创办一所规模大、师资水平及教学水平都很高的学校。经他们多方努力筹划,于1930年至1935年间,买地建了63间校舍,新成立的小学被命名为“新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