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
《就此别过》是作家衣向东的新作,是一篇“走心”的中篇小说,我读罢热泪盈眶,许久不能释怀。之所以“走心”,一是因为这篇小说是作家为纪念父亲而作,以此缅怀一生朴实、真诚、大爱的父亲,既圆了作家的梦,也圆了他父亲的梦;二是在以“父亲”为主题的小说中,作家以梦幻与现实结合的手法,用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巧妙的布局,吸引读者如饥似渴地追读下去,最终被父子情深所打动。
作者: 凡之昂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个“100万+”作者对“流量”与“创作”的反思,一个不愿成为齿轮的人对工作本质的真诚追问。
开始给新媒体工作室供稿时,她以为“流量”是市场与读者对“好文章”最直接、最真实的反馈,代表着写作者个人的价值:只要写得够好、够新、够“高级”,就能收获点击率、名声与财富。
丛素宁
暮色中的芝罘湾泛着青铜般的光泽,烟台山灯塔下,我手捧一本散文,沉浸其中。綦国瑞先生的文字如同永不疲倦的潮水,一遍遍地冲刷着记忆的沙滩,将历史的碎片与文明的基因沉淀成发光的文字。
在文字中,我依稀看到在莱州南关的断壁残垣间,他弯腰拾起一块带字的城砖。指腹抚过“崇祯”二字时,他听见《莱州南关史志》里沙沙作响的集体记忆。那些被岁月磨平的刻痕,在他的笔下重新长出年轮,将一座村庄的兴衰与民族的命运焊接在一起。当他写到王懿荣血书“此日漫挥天下泪”时,莱州湾的潮水正漫过大沽河口,将甲午海战的硝烟稀释成月光。这种将新闻敏感与文化自觉熔于一炉的书写,让胶东的泥土在他笔下绽放出哲学的莲花。他总能在历史褶皱里找到人性的微光,就像在《千年之碑》中,以“碎嘴婆”这一民间绰号重构苏东坡的形象,让一个磨破嘴皮为百姓办实事的公仆形象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