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心亮
在老街,朱半锅卖肥肠,每天只煮半锅,卖完就收摊,时间长了,大家就叫他朱半锅,也有叫他“煮半锅”的。但无论叫什么,朱半锅都不在意,只要认可他的手艺就好。
朱半锅卖的肥肠味道好、有嚼头,老街里的人都爱吃,老街外头的人也爱吃,所以每天的半锅肥肠很快就卖了了。有些词语朱半锅是避讳的,比如从不说“卖完了”,而是说“卖了了”;有人问:“为什么每天只煮半锅,不煮一锅呢?”朱半锅就笑,也不解释。还有的人逗乐子说肥肠味道好,莫不是放了大烟壳子吧?朱半锅就冷下脸,说:“丧良心的事,俺不干!”
北芳
胶东的春天还在树枝上打盹,城里人已刷着手机喊“春天到啦”。可是,庄稼人抬头看看,小草还在被窝里赖床,报纸上和手机里的春天“开”到江南了,胶东的春姑娘还在路上堵车呢!
都说“二八月乱穿衣”,村口简直像开时装周!小年轻穿着羊毛衫耍酷,隔壁大妈裹着羽绒服走秀。我刚把棉袄抛向天空耍帅,北风就揪着耳朵喊:“快把衣服穿回来!”老妈总念叨“春风不刮,草芽不发”,要我说呀,春风就是个急性子的快递小哥,呼啦啦拆开冬日的包装,把春天哐当一声摔在你家门口。
高润武
“仲春廿一日,春色正中分。”当太阳到达黄经零度,春分悄然而至,将春色一分为二,一半是过往的余韵,一半是未来的蓬勃。这一天,昼夜均,寒暑平,大地上洋溢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之韵。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春分时节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每一项活动背后,都蕴含着先人们传承下来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