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19日 第04版:站在新起点 奋进新征程
  • 即刻加压攻坚突破“三大领域”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赖皓阳)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市民政局召开领导班子碰头会,要求局机关、直属事业单位民政干部职工即刻收心归位、进入工作状态,拿出“起步就要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进姿态,时刻保持“在线”、在状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民政重点工作。2024年是烟台民政的“重点突破年”,将全力推动养老服务、公益慈善事业、殡葬管理服务三大领域攻坚突破。

  • 抓紧关键 创新创优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任雪娜 通讯员 朱灿)2023年,烟台司法行政向“新”而行。2024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继续向新向优,为烟台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

    锚定“四个关键抓手”精准推进。加力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全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同步指导芝罘、莱山两区做好省级示范创建;巩固提升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执法监督联动机制,深化“4+1”产业链服务模式;全面实现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司法部、省司法厅三年行动方案部署;持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推进市县乡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公证+”服务模式,扩展司法鉴定业务范围。

  • 建设“品重医保”工作品牌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通讯员 衣宝萱)2月18日上班首日,烟台市医保局电话业务受理中心的客服热线就热闹起来,人工座席工作人员都在忙着接听市民来电咨询。一上午时间,烟台市医保服务专线(6632107)解答群众来电260个。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市医保局在服务大厅推出智能服务机器人“医保智多星”,录入医保政策知识库1328条,通过AI技术,可在市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和线下同步解答群众医保问题。同时,为来大厅的群众提供智能引导服务。

  • 火力全开,激发水经济活力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赵军营)收心拢神,火力全开。节后上班第一天,莱阳市白龙河治理工程正式复工,进行了河道清淤及余土外运工作。

    莱阳市水务局规划建设科负责人钟鲁川介绍,本次白龙河治理工程一期工程(北小平至鱼池头桥段),治理长度约9.5km,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清淤疏浚、河道岸坡(墙)整治、污水管线与供水管线改造、新建钢坝闸等。现场共有挖掘机5台,自卸翻斗车8台,现场施工人员16人。

  • 多场工作部署会“捋重点”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苹 通讯员 牟彦蓉)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卫生健康委全体人员迅速进入“工作模式”,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许多科室召开了新一年业务工作部署会,根据科室业务职能,有针对性地梳理新年工作要点。

    在基层卫生科的部署会上,“改革创新”是关键词。今年,该科室将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持续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6月底前所有区市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内基层诊疗量占比稳定在60%以上。同时,实施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年内至少有60家村卫生室达到国家推荐标准、95%以上的一体化村卫生室实现房屋产权公有。

  • 24小时为民服务不打烊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盖鹏)昨日是龙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走进烟台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大厅,值班话务员们正头戴耳机接听热线,手指时不时在键盘上飞舞,熟练地记录群众来电反映的问题,并将群众诉求及反映的问题交给相关部门受理处办。

    上午8点半,话务员已经完成换班,为了坚持服务“不打烊”的原则,即使是春节期间,工作人员都是轮班倒,电话接通率达到100%。

  • 全力推动数字强市建设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慕溯)节后上班首日,烟台市大数据局敲响新一年“战鼓”。今年,烟台市大数据局将围绕塑强应用、管好数据、夯实基础、赋能发展,全力推动数字强市建设,激活数据新动能,培育发展数字强市建设新质生产力。

    “我们将以数据驱动加快构建数字烟台,其中,加快镇街综合数据平台建设应用,减轻基层的负担。”烟台市大数据局相关人员介绍,同时,该局将开展智慧城市提档行动,年内烟台80%以上的区市建成四星级智慧城市。推进智慧便民设施进社区,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化数字服务。在价值驱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方面,烟台市大数据局将建立公共数据资源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梳理公共数据资源“一本账”,全面提升数据汇聚全面性、完整性。围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加“数”向“实”,数实融合打造新质生产力。

  • 日程排满,开启“奋斗模式”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通讯员 朱亚森)组织开展培训、研讨工作要点、成立创新小组……节后上班第一天,自贸工作专班所有工作人员的日程已被排满。每一名工作人员收心归位,振奋龙马精神,迅速开启“奋斗模式”。

    “我们组织开展以‘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为主题的开工第一课,落实全国自贸区建设工作现场会、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等系列部署要求,视频连线海南自贸港,围绕‘振兴海洋种业、推动新药创制’,研讨‘区港联动’的新路径、新方法。”相关负责人说,会后,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逐条研讨自贸区高质量发展创新工作机制落实意见,加快筹备市级工作例会,组织制作自贸区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等试点政策明白纸、申报流程图、材料清单表,集中走访重点企业。

  • 筹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瑶)2月18日,烟台市残疾人事务综合服务中心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各分管负责人带队开展工作,有的梳理手头工作,有的直奔现场,为“烟台市残疾人暨失业人员再就业专场招聘会”做好准备。

    据了解,此次招聘会以“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为主题,组织对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开展职业能力测评和职业赋能培训,面对面帮助残疾人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困难。“今年我们将结合实际举办各类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等活动,为用人单位送汇编、讲政策,多渠道促进烟台市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市残疾人事务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 迅速切换到“工作模式”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通讯员 苏岩)人勤春早,奋斗启航。2月18日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早上8点30分,记者来到烟台市政务服务中心交通政务服务大厅看到,这里秩序井然,广大干部职工迅速从“假日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 开工首次作业“斗志昂扬”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修齐 通讯员 刘嘉浩)龙年春节后开工第一天,山东港口烟台港全体干部职工迅速投入各项工作,马不停蹄奔赴新一年的新赛场。

    在烟台港芝罘湾港区汽车码头,一大批商品车正完成集港作业,准备发往世界各地。“春节期间,我们作业不停,共完成商品车装卸5000余辆,今天是节后首个工作日,上午迎来了2艘内外贸船舶,预计装卸作业商品车592辆。”滚装现场负责人吕毅鹏说。

  • 围绕三项工作谋划思路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2月18日,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烟台市教育装备与技术研究中心开启新的篇章、踏上新的征程,迅速切换到工作模式,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烟台市教育装备与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化相关研究室围绕建设烟台市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召开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现场会、推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及承办胶东五市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交流展示活动等谋划思路、细化措施。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