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王吉永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新中国诞生之初,国家从一穷二白起步的艰难岁月。那个时期,粮食、粮食制成品、花生油、副食品及日常生活中的轻纺工业品,都需要持票证按计划供应。
供应副食品的票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居民个人购物证,人们称为小证。另一种是居民家庭购物证,习惯上称为大证。这两种购物证尺寸不一样,大证尺寸大于小证,印刷制作则基本是一样的,都是牛皮纸外皮,里面是一些用很薄的纸订成的小本子。每页印着十几张长条形带有三位数编号的购物票,票上只有编号并没写明多少号用于买什么。每个月初,商业局会公布当月供应什么商品及所需的购物票号码。
崔启昌
大年夜的烟花似乎还在眼前,二月二“龙头节”便匆匆来了。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吃棋豆,蝎子蜈蚣要露头……”每年的这个时候,唱不厌、听不烦的童谣之声好像照例颇为悦耳地回荡在老家村子里的街头、巷口和天井里外。
老家人是很看重二月二“龙头节”的。传说这一天是主管云雨的龙抬头之日,也意味着在这之后雨水会渐渐多起来。老家人把农历的二月二称为“春耕节”,也叫“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从二月二开始,老家人便着手准备农耕活计了。